领导艺术读后感

来源:鸿雁网|hongyan5.com 时间:2018-02-27 16:05:19 责编:admin 人气:

领导艺术读后感(一)

认真研读完谢经理的“领导是艺术”这篇文章后,本人觉得文章原因分析中提到的很多观点很值得参考。本人也试将自己的浅见拿出来交流,希望可以从中得到点拨后有所收获。

作为切入点,我将引用一段关于刘邦论成功之道的材料展开论述。引文如下:

高祖置酒洛阳南宫。高祖曰:“列侯诸将无敢隐朕,皆言其情。吾所以有天下者何?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?”高起、王陵对曰:“陛下慢而侮人,项羽仁而爱人。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,所降下者因以予之,与天下同利也。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,战胜而不予人功,得地而不予人利,此所以失天下也。”高祖曰:“公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夫运筹策帷帐之中,决胜于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。镇国家,抚百姓,给馈饷,不绝粮道,吾不如萧何。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此三者,皆人杰也,吾能用之,此吾所以取天下也。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,此其所以为我擒也。”

从引文中可以看出刘邦优点:懂用人(即组织协调能力),宽容心(听得进批评),重用人才(辅之以物质奖励);项羽优点:个人能力强、仁慈而且爱护人(仁而爱人)。此二人的优点也正是对方的缺点,但历史告诉我们,上述优点对于作为一名优秀领导者也是有着孰轻孰重之分的。

1、协调能力为重,个人能力次之。论单干,刘邦根本不在项羽的同一水平;但如果论领导魅力,项羽对比刘邦,也是不入流。而历史结果是刘邦得天下而成为汉高祖,也就很好地印证了一个道理:在领导岗位上,组织协调能力比个人能力更为重要。

2、宽容心为重,仁慈次之。宽容与仁慈都是好的人性美德,但两者事实上没有多大的关联性。宽容意味着能包容人才的长处和短处,接纳意见、笑纳人才创新的失败、允许和鼓励别人超过自己,将心比心,设身为别人着想,这是人格、眼光、识见、胸怀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,更是一种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的管理艺术。而仁慈作为一种处世态度是很值得提倡,它是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的集中体现,但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把握不当,很可能就会变成“妇人之仁”,保护了局部利益而牺牲了整体利益,最终得不偿失。

3、重用人才为重,爱护人次之。在这里首先强调,由于对象的不同,重用人才与爱护人有着天壤之别。刘邦即使能靠一辆马车和一个车夫从万千追兵中救出来,但要夺得天下,还需靠张良、萧何、韩信这样的人才,这充分说明了人才在组织中的决定性作用。重用人才源于领导者重视人才作用,最终归宿是落在利用人才的能力实现组织目标上;而爱护人是一种美德,来自领导者的情感,是一种对人性美的感悟。重用人才与爱护人的鼓励方式也有很大的的区别,前者以物质奖励为主,后者以精神鼓励为主。项羽爱护人,但由于不懂得如何重用人才,“战胜而不予人功,得地而不予人利”,不辅之物质奖励,结果曾经在项羽手下干过的韩信、陈平等人到最后全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;相反,刘邦“慢而侮人”(只针对非人才),但其“使人攻城略地,所降下者因以予之,与天下同利”,以物质奖励作为尊重肯定人才的外化形式,最终得了天下。在领导岗位上,重用人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效能,更好地达到目标,而爱护人能使组织内部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,有利于打造一个优秀团队。但两者相比,懂得如何重用人才更加重要。

领导艺术读后感(二)

——《邓小平领导艺术》读后感

在老师的推荐下,我认真阅读了《邓小平领导艺术》一书,该书作者王瑞芳同志在多年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了此书。该书具有极为浓重的历史感,极为强烈的理论性。

邓小平的领导艺术是邓小平爷爷在70多年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,如果离开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,就无法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邓小平的领导艺术?邓小平领导艺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他在中国60多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,恪守马克斯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,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,观察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,逐渐形成在他的思维活动中,体现在他的实际行为上,融贯在他的言论和着作里,内容博大精深。

作者没有停留在对邓小平领导艺术主要特点的概括和论述上,而是以20世纪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广阔历史为背景,对世纪伟人邓小平的生平活动,伟大业绩,理论创造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,并自觉地以邓小平领导思想解放,拨乱反正,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和领导改革开放,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。这就从客观上把握了时代的脉搏和历史的主线。全书用事实说话,突出伟人在重大事件中的决策,尖锐矛盾中的处置,关键时刻的作为,来展现其高超的领导艺术。不仅写“做什么”,而且写“怎么做”。从丰功伟绩中见雄才大略,在沧海横流中显英雄本色。该书第4章从平反冤假错案,推倒“两个估计”、试办经济特区、裁减百万大军、实行“一国两制”、打击经济犯罪、“两手都要硬”等七件大事,来论述邓小平领导艺术中“慎重而果断的决策魄力”,让读者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中,深切地认识和理解邓小平领导艺术的这一特点。本书着重的刻画了邓小平领导艺术的一下四方面:知人善用,任人唯贤。古人说过“政以德贤为本”,“为政之本在乎任贤”。邓小平指出:“一个人可以顶很大的事,没有人才什么事情搞不好”。如何用人是领导者。首先要关注的问题,要掌握用人艺术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,克服任人唯亲和求全责备的用人观念:其次要确立选用人才的基本准则,做到知人善用,唯才是用:再次是要注意使用人才的方式方法,做到用人所长,避其所短,发挥其才能。敢干而不蛮干。其指出领导者要敢字当头,有开拓创新意识,但也必须有科学精神。敢想才敢干,敢干才创新,创新才能突破,突破才能前进。改革发展要突破旧樊篱的束缚,跳出旧思维的模式,以新的思维观念和工作方式打开新的局面,这就更需要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胆略。邓小平爷爷说,要有点敢冒、敢闯、敢干的精神。

思路清晰,敢作敢为自古成大事者,无不是敢想敢做者。领导者就是要敢于打破常规,突破框框,提出独到见解。不是人云亦云,而是用创新的眼光审视现实,分析问题,敢想他人所不敢想,敢谋他人所不敢谋,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事。毛泽东主席根据中国革命的实践,突破苏俄模式大胆提出“农村包围城市”,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:邓小平爷爷审时度势。创造性地提出了“一国两制”构想,为后日成功地收复香港和澳门奠定了基础。这些都是成功典范。

矢志不渝,愈挫愈奋。邓小平历经“三起三落”,仍在古稀之年以超人的指挥和胆略,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程。伟人们的“胆”从何而来,是他们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精神使然。一个人只要有了伟大目标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,就有了非凡的胆量和勇气,就敢与天斗、与地斗,“欲与天公试比高”,就敢“胆子再大一点,步子再快一点”,就敢在滔天洪水面前说“我们的人民、我们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。”邓小平一生“三起三落”。但矢志不渝,愈挫愈奋。正是这位始终坚持振兴中国的伟人,成为中国革命开放的总设计师,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程。

该书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论述告诉人们,如果不从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根本上来学习,邓小平领导艺术就没有办法学到手。邓小平的精湛的领导艺术是。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,是邓小平留给党和国家一笔珍贵精神财富,值得全部同学认真学习和借鉴。